虚无时代 上帝死后我们如何生活删除本页内容

丛书:译文纪实

作者:(英)彼得·沃森著;高礼杰译

ISBN:978-7-5327-8704-3

关键词:思想史-研究-世界

页数:641

出版社: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05

发现时间:2024年6月26日 22:38


下载阅读地址: 请登录后查看下载方式




用户须知:

1.如果《虚无时代 上帝死后我们如何生活》最近刷新过,VIP用户一定能通过教程免费下载。

2.本站为VIP用户提供百万本电子书免费阅读的地址及下载阅读教程。

3.本《虚无时代 上帝死后我们如何生活》页面是互联网用户最近搜索过,教客网收录的搜索日志,如果您认为侵权,请通过右上方删除按钮删除。


以尼采宣告上帝死亡为标志,西方世界进入无神论时代,宗教信仰坍塌带来的震荡催生了从思想界到艺术文化各个领域的百花齐放。哲学家、诗人、剧作家、画家、心理学家、科学家,都试图思考在只有人类自身可以依靠时,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一些人表达了对荒凉世界的恐惧,先人一步捕捉到充满疏离感的末世幻象;另一些人则欢歌上帝之死和从绝对维度的解放,在扁平化的世界中重新发现生活意义的别样形态。在以碎片化著称的后现代社会,思想史学家彼得·沃森却反其道而行之,以尼采在世纪之交引发的思想震荡为起爆点,考察这一震荡如何侵入精神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将从陀思妥耶夫斯基、荣格、胡塞尔、易卜生到毕加索、鲍勃-迪伦,从心理学、现象学、神智学到印象派、波普艺术、爵士乐,从奥斯威辛、广岛、大清洗到伍德斯托克、“9·11”的点点滴滴连接起来,展现出看似彼此无关的现象背后有章可循的脉络,从而绘制出一张从古典崩溃时代到光怪陆离的后现代的思想地图。尽管无神论导向的绝不是完满生活,但人类的灵魂却始终拒绝沉沦于黑暗之地。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些最优秀的头脑对生存意义的追寻和富有启示的回答,汇成一个宏大的人生主题。对于任何想知道生命意义的人来说,发现“虚无时代”都将是一次令人着迷的、拓展心灵的体验。

思想史-研究-世界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