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删除本页内容

丛书:巴蜀全书

作者:(清)廖平撰,郑伟校点

ISBN:1978-7-5614-8124-02

关键词:春秋时代-古代史-编年体

页数:376

出版社: 中华中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

发现时间:2024年10月23日 05:27



用户须知:

1.如果要找《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可以尝试去图书馆。

2.本页面内容来自于http://m.5read.com/。


廖平(1852—1932年),初名登廷,字季平,号六译,四川井研县青阳乡盐井湾人,近代经学家,以经学“六变”闻名于世。廖平师承张之洞、王闿运,深受尊经书院学风的影响,以“穀梁学”作为其学术的起点与基点,形成了博学、贵专、兼综、善思、求实的学风。《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是廖平“穀梁学”的核心著作,作为一种新经学范式,廖平“穀梁学”以“复古”为旗帜,通过五种解经方式,以及对本师、先师和《公羊传》的创造性转化,来发明其中的“微言大义”,形成了一个以“孔子素王”为核心内涵,包括“改制”、“三世”、“亲鲁、故宋、黜杞、尊周”、“异内外”等四个层面,蕴含14类书例的多级架构,呈现出研精覃思、返本开新、专守求通、宗传宗经的治经特色。廖氏“穀梁学”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实现了对清代“穀梁学”的突破,在数量、质量、体系、范围等方面,超迈有清一代“穀梁学”诸家。其以“尊孔尊经”为基调,以“孔子素王”为核心,以“用夏变夷”为基本立场,以“推演进化”为精神的“穀梁学”理念,成为廖平经学六变贯彻始终的精神。在“穀梁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廖平系统提出了建构“蜀学”的计划,企图通过对“中学”的整合与革新,实现传统经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造性转化,回应来自西方的挑战。虽然廖平融通百家、中西的治学路径曾引起极大的争议,但其“尊孔尊经”的理念、整合传统学术的路向对保存中国学术的主体地位与灵魂,以及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无疑具有进步与积极意义。

春秋时代-古代史-编年体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