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诗学与中国现代诗歌

删除本页内容

丛书:马克思主义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作者:汪云霞著

ISBN:1978-7-5458-0014-22

关键词:诗歌-文学研究-中国-现代

页数:243

出版社: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09.04

本书2025年4月2日可阅读或下载


本书以中西比较诗学为背景,从“知性”这一视角来研究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流变规律。  1920至1940年代,以T.S.艾略特和瑞恰慈为代表的西方知性诗学在中国得以传播和接受,这种“客观化”。非个性化”的知性抒情主张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中国古典诗学中“以理入诗”的宋诗传统。在传统和西方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现代诗人开始建构自己的知性理论系统并致力于创作实践。1930年代,一些诗人突破了传统的感性抒情方式,为中国现代诗歌艺术寻求新的方向,而1940年代,另一些诗人在知性这条路上走得更加深远,并由此实践着中国“新诗现代化”的理想。

诗歌-文学研究-中国-现代

留言内容
发布留言


用户须知:

1.如果要找《知性诗学与中国现代诗歌》,可以尝试去图书馆。

2.本页面文字和图片内容来自于http://m.5read.com/。

3.封皮图片地址:https://cover.duxiu.com/coverNew/CoverNew.dll?iid=65666366686a636564665aa2a393ab95a899a6a195a69f3334323331323234

知性诗学与中国现代诗歌.pdf

知性诗学与中国现代诗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