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之美
删除本页内容丛书:名家美育课
作者:朱良志著
ISBN:1978-7-5396-7189-52
关键词:艺术美学-青少年读物
页数:183
出版社: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10
发现艺术之美在2025年9月16日可全文阅读或下载。
图书简介
《艺术之美》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朱良志对中国传统艺术等解析与品读。作者将36个艺术意象归纳为三个单元:情怀、趣味、法则。《情怀》包含十二篇文字,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中国艺术的一个基本道理:为艺者,要在为人;有一等之心胸,方有一等之艺术。《一根金色的芦苇》,说艺术的理想;《花间一壶酒》,说沉醉高蹈的精神;《木樨花开了》,说人内在创造力的引发;《钟起寒山寺》,说历史的纵深感对艺术创造的重要性;《万壑松风》,说与世界融为一体的生命态度;《山静自有日月长》,说归根曰静的道理;《那个雪溪中的夜晚》,说真实的生命感动;《到台上玩月》,说与世界做游戏的阔达胸襟;《一期一会》,说珍视当下此在的生命体验;《气韵不可学》,说境界提升的重要性;《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说“品”的培植;《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说瞬间永恒的道理。《趣味》的十篇文章,论述中国艺术中的一些独特趣味。《月影上芭蕉》,清莹的意象,包含沉重的生命内涵;《美丽的无秩序》,说萧散之谓美的趣味;《假山是假的山吗》,通过假山来说真幻的道理;《苍古中的韶秀》,将当下的鲜活糅入往古的幽深中去;《枯槁之美》,将“娉婷”的追求寓于古拙的境界中;《落叶不扫待知音》,说“不扫”与真性之间的关系;《让世界活泼》,说于死寂中追求活泼的微妙;《不可一日无此君》,说竹的清姿和永在;《更持红烛赏残花》,说摩挲残花挚爱生命的感念;《真水无香》,说突破表象追求本真的逻辑。《法则》则用十四篇文章解读潜藏在文化深层的中国艺术法则。《一朵开在篱墙边的小花》,说“小中现大”的智慧;《笔尖寒树瘦》,说“瘦”中蕴含的微妙情志;《老树枯藤古藓香》,说枯藤老树中绵延的生机;《假山与枯山水》,从一个角度说中日园林的差异和相通;《缺月挂疏桐》,说残缺如何成为一种美;《苔痕梦影》,由苔痕历历,走入生命的烟雾中;《到园中听香去》,说以形写神的通则;《月到风来》,说与世界舒卷的感会;《空则灵气往来》,谈空灵的美感;《无色而具五色之绚烂》,由水墨画说超越色彩的观念;《小园自有好风情》,由园林的壶天勺地,说心灵的拓展;《赏石中的包浆》,由包浆体会“生生”的妙理;《雾敛寒江》,说艺术中“涩”的美感;《匪夷所思的美》,由瓷器开片等说巧夺天工的智慧。
点显示百万电子书阅读链接,确定后即可显示链接。出版社通过教客网下载电子书并起诉站长多次,本站随时可能倒闭。
诉讼案号:(2022)川01民初4401,(2022)川01民初4403,(2022)川01民初4403,(2022)川0191民初19351号,(2022)川0191民初19594号,(2022)川0191民初20457号,(2022)川0191民初20459号,(2023)川知民终373号,(2023)川知民终374号,(2023)川知民终375号,
(2024)川0191民初15977号,(2024)川0191民初15979号,(2024)川0191民初15980号,(2024)川0191民初15981号,(2024)川0191民初15982号
1.如果要找《艺术之美》,可以尝试去图书馆。
2.本页面文字和图片内容来自于http://m.5read.com/。
3.封皮图片引用地址: https://cover.duxiu.com/coverNew/CoverNew.dll?iid=6b6861646a696169636258a0a191a993a697a49f93a49d323436303430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