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
删除本页内容作者:施鹏鹏
ISBN:1978-7-5620-6838-92
关键词:证据-法学-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页数:349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8
本书2024年10月27日可阅读或下载
本书体系由三编十二章构成。第一编为总论;第二编为诉讼证据;第三编为司法证明。第一编总论编由四章构成。第一章是证据法学概论,主要厘清事实、法律事实及诉讼证据的内涵与外延,并对证据法的渊源及其学科属性进行介绍分析。第二章是证据法的历史演进,主要是对证据法发展进程中的非理性证据制度、法定证据制度、自由心证制度、科技证据制度进行介绍。第三章是证据法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证据法理论的不同观点、证据法的认识论、证据法的价值论基础。第四章主要分析证据的合法性和关联性,并介绍有关的证据规则。第二编诉讼证据编由三章构成。第五章是证据形式与学理分类,主要介绍我国三大“诉讼法”所确定的法定证据形式以及学理上对于证据的分类。第六章与第七章按照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的分类对我国法定证据形式及其运用规则进行介绍:第六章主要介绍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当事人陈述、鉴定意见以及笔录证据六类言词证据及其运用规则;第七章主要介绍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四类实物证据及其运用规则。第三编司法证明编由六章构成。第八章是司法证明概述,主要介绍司法证明的概念、构成和分类。第九章是证明对象,主要介绍证明对象的基本原理,并区分介绍了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各自的证明对象。第十章是证明责任,主要介绍证明责任的基本原理,并区分介绍了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各自的证明责任。第十一章是证明标准,主要介绍证明标准的基本原理,并区分介绍了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各自的证明标准。第十二章是证明程序,主要阐述了证据开示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举证、质证和认证的主体、步骤、方法、原则、程序保障。第十三章是自由心证,主要介绍自由心证制度的内容、自由心证的制约机制,并在分析自由心证与我国印证证明模式之间区别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贯彻自由心证制度的路径。
证据-法学-中国-高等学校-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