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与包容性发展 全球城市的多元实践 2017年同济大学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

删除本页内容

作者:朱伟珏,周俭主编

ISBN:1978-7-5608-8100-32

关键词:城市社会学-国际学术会议-文集

页数:192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0

发现可持续与包容性发展 全球城市的多元实践 2017年同济大学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在2025年9月29日可全文阅读或下载。

图书简介

朱伟珏、周俭主编的《可持续与包容性发展-全球城市的多元实践(2017年同济大学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共收录15篇文章,根据关注议题的差异划分为五个章节:城市化理论与可持续发展、文化场景与全球城市、移民融入与包容发展、存量更新与多元协同,以及遗产保护与社区治理。在“城市化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章节中,劳伦斯·罗兰-伯格关注西方与中国在城市研究理论方面“延续的断裂性”与“断裂的延续性”问题,致力于推动城市社会学理论向“后西方”转变;莎伦·佐金则探讨了城市主要基于土地控制产生的多个维度与多重矛盾。在“文化场景与全球城市”章节中,张元皓通过文莱洞和韩流两个案例介绍韩国首尔的城市场景及其意义;吴军对北京的三个城市社区发展的文化动力进行分析;汪弘枫则对上海徐汇滨江和法国里昂汇流区的改造活动进行比较研究,探究文化设施对城市更新的作用。在“移民融入与包容发展”章节中,水上徼男从历史和现状的角度介绍了日本的“商业城堡镇”中的日裔巴西人社区,以及地方政府针对性的多元文化导向政策;王雪梅以北京海淀区肖社区为例,分析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区的社区生态变迁;洪伟则追溯了穆斯林群体在近代上海地区的发展与融入历史,以及当前城市融入面临的挑战。在“存量更新与多元协同”章节中,陆勇峰结合上海江浦社区辽源西路睦邻中心周边地区的综合更新,探索了老旧住区更新规划中的多方协同机制;谭露露对成都市小街区的更新思路及其“1+N”机制进行了反思;刘琦和邹昊阳以上海江湾一五角场副中心为例,研究了协同机制下的大城市副中心演进策略。在“遗产保护与社区治理”章节中,普拉西多·冈萨雷斯·马丁内斯结合上海虹口港1933老场坊和音乐谷的案例,对遗产原真性重新进行概念化;程情仪和刘佳燕以1999年“9·21”地震后台湾桃米社区的发展为案例,分析社区媒介如何影响了社区的社会资本;张若曦等人通过厦门沙坡尾的案例,探究资本、权力及人文博弈下的历史街区空间再生产问题;郭谌达以上海虹口港为例,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密集区的发展困境及可能的路径进行了研究。

显示百万电子书阅读链接,确定后即可显示链接。

用户须知:

出版社通过教客网下载电子书并起诉站长多次,本站随时可能倒闭。
诉讼案号:(2022)川01民初4401,(2022)川01民初4403,(2022)川01民初4403,(2022)川0191民初19351号,(2022)川0191民初19594号,(2022)川0191民初20457号,(2022)川0191民初20459号,(2023)川知民终373号,(2023)川知民终374号,(2023)川知民终375号, (2024)川0191民初15977号,(2024)川0191民初15979号,(2024)川0191民初15980号,(2024)川0191民初15981号,(2024)川0191民初15982号

1.如果要找《可持续与包容性发展 全球城市的多元实践 2017年同济大学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可以尝试去图书馆。

2.本页面文字和图片内容来自于http://m.5read.com/。

3.封皮图片引用地址: https://cover.duxiu.com/coverNew/CoverNew.dll?iid=6d6a63656d6b636669645aa2a393ab95a899a6a195a69f3338373534303734

可持续与包容性发展 全球城市的多元实践 2017年同济大学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pdf

可持续与包容性发展 全球城市的多元实践 2017年同济大学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