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核物理与原子弹的诞生删除本页内容

中言出版社

用户须知:

1.如果要找《横空出世核物理与原子弹的诞生》,可以尝试去图书馆。

2.本页面内容来自于http://m.5read.com/。


迄今唯一包揽美国三大图书奖普利策图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书评人协会奖的科普图书,历史上仅有三部非虚构作品有此殊荣。克里斯托弗·诺兰科学史诗电影《奥本海默》重要参考资料。电影人物太多,关系太复杂,很难跟上本书介绍得一清二楚!20世纪上半叶群星闪耀、波澜壮阔的物理学发展,如何孕育并创生出人类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武器。一幅科学精英的群像,全书述及超过四十位诺贝尔奖得主。本书首版时仍有多位参与原子弹研发的诺贝尔奖得主健在,他们中的几乎所有人都对本书赞誉有加。一部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不朽经典,首版近40年后仍屡屡位居美国亚马逊科学史、二战史图书分类榜榜首。入选100位中国院士、专家评选的“高山科学经典”书目。入选多家美国媒体和机构年度书单:《纽约时报》1987年度最佳图书,《时代》周刊1987年度最佳图书,美国图书馆协会1987年度最佳图书。无论是对科学、历史、政治、军事、创新发明,还是项目管理感兴趣的读者,本书都不容错过:《发现》杂志“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图书”,美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推荐“必读图书”,西点军校现代战争研究所推荐图书,《财富》杂志“75本教会你从商所需一切的图书”,《华尔街日报》“有关发明的5佳图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方在庆作序导读。全新精校版,极大提高阅读体验。-(内容介绍)1945年8月6日8时16分02秒,人类历史上第一枚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在广岛上空被引爆,爆炸当量相当于1.25万吨TNT。3天后,原子的伟力降临长崎。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两枚不起眼的炸弹为死伤人数过亿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了句号。论及原子弹的诞生,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美国于1942年发起,倾举国之力的“曼哈顿工程”。但事实上,要想追溯原子弹的孕育之路,还需要把时间往前推半个世纪。在《横空出世:核物理与原子弹的诞生》中,作者理查德·罗兹从J.J.汤姆孙发现电子,拉开人类对原子构成认识的帷幕讲起,之后,在物理学史上最群星闪耀的半个世纪里,卢瑟福、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玻尔、海森伯、薛定谔、查德威克、奥托·哈恩和莉泽·迈特纳等一个个科学巨人粉墨登场,随之而来的是质子和中子、放射性、质能关系、量子世界以及核裂变的发现。人类,窥见了原子核中蕴含的巨大能量。与物理学的飞速发展相伴的,是世界政治格局的风云变幻。第一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对犹太人的迫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物理学界:物理学天才亨利·莫塞莱阵亡在一战战场,大批犹太裔科学家远走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曾经的师友站在了对立面上,展开了一场研发原子弹的竞赛。在奥本海默和莱斯利·格罗夫斯的领导下,科技、工程和经济实力拥有压倒性优势的美国启动了规模前所未有的曼哈顿工程。本书以丰富的人性、政治和科学细节,详尽记述了在科技、工程、资源需求等方方面面的挑战下,原子弹研发艰难的推进历程。与之相伴的,是二战战局的波澜起伏,以及哪一方率先成功就可能先发制人的紧迫感。1945年7月16日,原子弹在“三位一体”核试验中试爆成功,并在不足一个月后被用于实战。战争,结束了,但大国的核博弈和核对峙即将开始。《横空出世》是历史上仅有的三本包揽美国图书界三大图书奖普利策图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书评人协会奖的非虚构类图书之一(历史、传记、回忆录等品类也包括在内),也是迄今唯一包揽这三大图书奖的科普图书。本书首版时仍有多位参与原子弹研发的诺贝尔奖得主健在,他们中的几乎所有人都对本书赞誉有加。-(推荐与赞誉)一部伟大的作品。罗兹先生做了极佳的工作,我不认为还有作品能超越它。-路易斯·W.阿尔瓦雷茨,曼哈顿工程参与者,广岛原子弹轰炸参与者,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作者对核能研究和核弹研发相关的科学史,以及美国为这些领域做出贡献的一个个人物的深入了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金·P.维格纳,曼哈顿工程参与者,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横空出世》有如一部精彩的小说,我从书中了解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为了写作这部作品,罗兹先生显然做了认真且富有才智的准备工作。-埃米利奥·塞格雷,曼哈顿工程参与者,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罗兹先生在书中细致地呈现了化学家在原子弹研发中扮演的角色。在我看来,《横空出世》是迄今为止对曼哈顿工程最为全面的记述。-格伦·T.西博格,曼哈顿工程参与者,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横空出世》拥有弥尔顿史诗般的价值。我还没有在其他地方看到过有人将整个故事以如此详尽的细节、如此通俗的语言讲述得如此优雅和精彩。-I.I.拉比,曼哈顿工程参与者,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核物理学  原子弹技术史世界史料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