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志历史 从中亚古道到新大陆 哈佛汉学史话

删除本页内容

作者:李若虹

ISBN:1978-7-5321-8996-02

关键词:文史-文集

页数:326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7

发现时间:2025-02-08


二十世纪前期,中亚对汉学研究至关重要,而汉学开始从欧洲传往北美时,哈佛燕京学社对哈佛乃至美国的汉学和中国学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社与许多中亚学者和汉学家有着深厚的学术渊源。这是作者写这些文章的契机,也构成了这部文集的中心线索。书中述及斯坦因、蓝曼、杨联升、柯立夫、胡适、约瑟夫·洛克、埃德加·斯诺、拉铁摩尔、丹尼尔·艾伦、孔飞力、陈庆英等学者,每一篇都缘起于作者的求学经历、研读兴趣和工作所在的便利,且是面对广大的读者而写。没有晦涩的学术用语和枯燥的证述,以学者个人经历为主线,努力展现前辈人文学者对学问的孜孜求索和待人的诚挚温馨。***1993年李若虹从牛津到哈佛,迄今,她已在哈佛待了三十年。三十年里,她不仅在哈佛读了博士学位,还在哈佛燕京学社任职好多年。她不仅可以看到蓝曼和杨联升留下来的日记,而且可以去哈佛档案馆、哈佛燕京图书馆、霍顿图...(展开全部)二十世纪前期,中亚对汉学研究至关重要,而汉学开始从欧洲传往北美时,哈佛燕京学社对哈佛乃至美国的汉学和中国学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社与许多中亚学者和汉学家有着深厚的学术渊源。这是作者写这些文章的契机,也构成了这部文集的中心线索。书中述及斯坦因、蓝曼、杨联升、柯立夫、胡适、约瑟夫·洛克、埃德加·斯诺、拉铁摩尔、丹尼尔·艾伦、孔飞力、陈庆英等学者,每一篇都缘起于作者的求学经历、研读兴趣和工作所在的便利,且是面对广大的读者而写。没有晦涩的学术用语和枯燥的证述,以学者个人经历为主线,努力展现前辈人文学者对学问的孜孜求索和待人的诚挚温馨。***1993年李若虹从牛津到哈佛,迄今,她已在哈佛待了三十年。三十年里,她不仅在哈佛读了博士学位,还在哈佛燕京学社任职好多年。她不仅可以看到蓝曼和杨联升留下来的日记,而且可以去哈佛档案馆、哈佛燕京图书馆、霍顿图书馆翻阅授予胡适荣誉博士的文件、柯立夫给叶理绥的长信,拉铁摩尔给华尔纳的函件,以及艾伦教授1980年访问中国的笔记。就在哈佛燕京学社她自己的办公室里,居然也“整整齐齐地存放有一套洛克的档案资料”。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外人无法企及的。她的这本书,让我似乎重返哈佛,再一次站在哈佛广场上。恍惚之间,真的看到各路学人匆匆走过,在他们交错的身影和无声的步履中,再一次经历百年学术史的风云变迁。如果你想感受二十世纪有关东方学的国际学术史,也许,这本书会告诉你一些活生生的历史。-葛兆光

文史-文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须知:

1.如果要找《艺文志历史 从中亚古道到新大陆 哈佛汉学史话》,可以尝试去图书馆。

2.本页面文字和图片内容来自于http://m.5read.com/。

3.封皮图片地址:https://cover.duxiu.com/coverNew/CoverNew.dll?iid=6a6e686d726c68706f705fa7a898b09aad9eaba69aaba43730323332343139

艺文志历史 从中亚古道到新大陆 哈佛汉学史话.pdf

艺文志历史 从中亚古道到新大陆 哈佛汉学史话.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