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这一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之久远、受人重视,并被作为行为准则之一。历代都继承了重“耻”的传统,把“明耻”视作知人论世的准则,而“无耻”则是使人无地自容的唾骂之辞。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齐家,“耻”几乎已是衡量是非、忠奸,曲直的一个标尺,也是鼓舞人们挺身而立的力量。《中国古代文化·明耻篇》分为正篇、附篇两部分,选录了45个与“耻”有关的典型人物:正篇为明耻者23人,既有世人称颂的伯夷、叔齐、苏武、杨震、周处、祖逖等人,也有鲜为人知的段秀实、郑思肖、杨继盛等;附篇为无耻者22人,既有遗臭万年的赵高、……
历史人物-生平事迹-中国-古代-中华文化-文化史-古代
留言内容
发布留言
用户须知:
1.如果要找《中国古代文化 明耻篇》,可以尝试去图书馆。
2.本页面文字和图片内容来自于http://m.5read.com/。
3.封皮图片地址:https://cover.duxiu.com/coverNew/CoverNew.dll?iid=656963656c68636d68645aa2a393ab95a899a6a195a69f393136333236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