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化视角下传统文化景观的空间保护机制

删除本页内容

作者:郭娜作

ISBN:1978-7-310-06028-32

关键词:传统文化-景观保护-研究-中国

页数:335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02

发现时间:2024-12-17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破碎化与孤岛化现象及形成机理-以沪宁杭地区为例”(508781622009-2012)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地域是承载我国几千年文化传统与多样化发展的重要空间,是地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中文化生态部分的精华所在。沪宁杭地区一般泛指江南的上海、江苏及浙江一带区域,这一地区的传统文化景观底蕴深厚,而江南水乡城镇是其典型的传统文化景观载体。但近年来,快速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使这一地区的传统文化景观破碎化非常严重。本书选取有代表性的沪宁杭地区的一系列乡镇(扬州市平山乡、南京市双闸街道、诸暨市直埠镇、无锡市钱桥镇、昆山市千灯镇)为研究单元,依托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理论、人文地理学理论、景观生态规划理论等相关理论,借助文献分析、问卷调查、GIS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传统文化景观破碎化空间特征及存在问题、破碎化因素及作用机理,最后提出了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机制与空间规划途径。

传统文化-景观保护-研究-中国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须知:

1.如果要找《破碎化视角下传统文化景观的空间保护机制》,可以尝试去图书馆。

2.本页面文字和图片内容来自于http://m.5read.com/。

3.封皮图片地址:https://cover.duxiu.com/coverNew/CoverNew.dll?iid=6467626c64666265676459a1a292aa94a798a5a094a59e3137323538313433

破碎化视角下传统文化景观的空间保护机制.pdf

破碎化视角下传统文化景观的空间保护机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