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叶扬州曲家群体研究

删除本页内容

作者:相晓燕著

ISBN:1978-7-308-20108-72

关键词:戏曲家-人物研究-扬州-清代

页数:304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5

发现时间:2024-12-17


清中叶扬州地处南北要冲,盐业经济繁荣,花雅戏曲繁盛。两淮巡盐御史卢见曾、曾燠等崇文尚艺,四方士子踵相来归,人文艺术趋于鼎盛。高宗六度南巡均跓跸扬州,为迎銮供奉,盐商延揽名家谱曲,组建“七大内班”。乾隆四十六年(1781)两淮巡盐御史奉旨审查戏曲,设局延聘曲家。因此种种机缘,一批文人曲家聚集扬州,唱和酬应,切磋交流。金兆燕、朱夰、蒋士铨等与“扬州八怪”、扬州学者互动往来,促成了学术与戏曲的渗透与交融,以元人本色理论为圭臬,创作了《旗亭记》《玉尺楼》《四弦秋》等一批广为传唱的戏曲作品。黄文旸、焦循、李斗、凌廷堪等与扬州盐商、民间艺人交往密切,激赏花部戏,将考据精神融于曲学研究,催生了《曲海目》《剧说》《花部农谭》等戏曲理论著述。

戏曲家-人物研究-扬州-清代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须知:

1.如果要找《清中叶扬州曲家群体研究》,可以尝试去图书馆。

2.本页面文字和图片内容来自于http://m.5read.com/。

3.封皮图片地址:https://cover.duxiu.com/coverNew/CoverNew.dll?iid=6a6d68707270686e6c725fa7a898b09aad9eaba69aaba43032373338333139

清中叶扬州曲家群体研究.pdf

清中叶扬州曲家群体研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