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津沽  民间语境下的西沽 封面

口述津沽 民间语境下的西沽

作者:

ISBN:978-7-5528-0505-5

关键词: 天津市-地方史-史料

页数:425

出版社: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发现《口述津沽 民间语境下的西沽》在 2024-05-15 可全文阅读或下载。

图书简介

西沽历史悠久,是天津七十二沽之一,有康尧衢《西沽》诗为证:“沽传七十二,入望水天低。”这里因地处沽水(北运河)之西而得名,曾有西沽村、西沽镇、黄叶村之称。据清道光间的《津门保甲图说》记载,“西沽村落民舍颇繁”,时有籍1125户,可见已相当发达。每到春日,北运河岸边的桃花盛开,香飘十里,醉人心扉,故传有“欲知春浅深,但看花开未”之句。西沽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地处三水汇流、两水环抱,漕运要冲、京津大道之宝地。几百年的沧桑巨变,使得这里人文荟萃。清乾隆帝巡幸于此,留下御笔《西沽二首》,有句日“郡城清晓返巡銮,迤逦西沽策马观”。文人墨客也在这里留下众多诗词。清末,天津老三营武器库由海光寺迁至西沽(今西沽公园和河北工学院东院一带),并成为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场。1903年,中国第1所近代高等学府北洋大学堂(今河北工学院址),迁于西沽武库西部。这里还有西沽一景的亦蜃楼,登楼可观海河,清代诗人金玉冈曾作《九月五日泛舟至西沽登亦蜃楼》。这里树木繁茂、野趣丛生的西沽公园,是人们娱乐休闲的场所。西沽水多,桥多,渡口多,1887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将欲建于院门口的铁桥,改建在西沽子牙河上,成为天津市的第1座铁桥。桥按《清明上河图》中拱形建造,时人称大红桥。

向下查看更多

用户须知

出版社通过教客网下载电子书并起诉站长多次,本站随时可能倒闭。

诉讼案号:(2022)川01民初4401,(2022)川01民初4403,(2022)川01民初4403,(2022)川0191民初19351号, (2022)川0191民初19594号,(2022)川0191民初20457号,(2022)川0191民初20459号, (2023)川知民终373号,(2023)川知民终374号,(2023)川知民终375号, (2024)川0191民初15977号,(2024)川0191民初15979号,(2024)川0191民初15980号, (2024)川0191民初15981号,(2024)川0191民初15982号

  1. 找《口述津沽 民间语境下的西沽》,去就近图书馆。
  2. 本页面文字内容和图片来自 m.5read.com
  3. 封皮图片引用地址:http://cover.duxiu.com/coverNew/CoverNew.dll?iid=6366616564696164656558a0a191a993a697a49f93a49d3733383636393632

《口述津沽 民间语境下的西沽》PDF 下载

《口述津沽 民间语境下的西沽》DOCX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