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基本结构是这样的,一个导言和上、下、两篇。在导言中,我主要是介绍列宁“哲学笔记”的文献情况,评说传统列宁“哲学笔记”研究中已有的工作和存在的问题,而重点是说明我在本书中新提出来的思想构境理论,特别是与其同构的拟文本解读方法和思想史构型。在上篇主要是青年列宁在哲学理论认识上的一个概要的早期思想线索,这从1894年他所写下的第一篇哲学论文《什么是“人民之友”?》开始,一直到他写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前后的哲学思想变化过程。下篇的中心思想,是在颠覆前苏联学者的“计划构想论”先验构架后,发现列宁在接近黑格尔哲学的认识过程中发生的深刻思想转变,即从理论构架向自主性阅读构境空间的转换。关于这转变的分析和讨论,是本书关于列宁哲学思想研究最重要的进展,它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前苏东学者在列宁哲学研究中的传统观念。最后,我将自己25年前写下搓于辩证法理论逻辑的一篇论文作为本书的附录,因为它多少与黑格尔的《逻辑学》思想空间和列宁在“伯尔尼笔记”最后获得的实践辩证法观念相关联。
列宁主义-研究
留言内容
发布留言
回到列宁 关于“哲学笔记”的一种后文本学解读
资本主义理解史 第1卷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科学批判构架的历史生成
资本主义理解史 第5卷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
资本主义理解史 第3卷 苏俄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观
资本主义理解史 第2卷 第2国际时期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演变
中国近代通史 第9卷 抗日战争 1937-1945
幽灵之舞 德里达与现象学
清代内河水运史研究
正义之后
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 理论政治与介入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 第1卷 总论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 第2卷 1603-1840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 第3卷 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 第5卷 1945-1972
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史研究
中国近代通史 第5卷 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 1901-1912
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
中国乡村的基督教 1860-1900年江西省的冲突和适应
超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 实用主义叙事的当代转换及效应
身体、空间与科学 梅洛-庞蒂的空间现象学研究
自贡商人 近代早期中国的企业家
儒佛道思想家与中国思想文化
儒学与女性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
用户须知:
1.如果要找《回到列宁 关于“哲学笔记”的一种后文本学解读》,可以尝试去图书馆。
2.本页面文字和图片内容来自于http://m.5read.com/。
3.封皮图片地址:https://cover.duxiu.com/coverNew/CoverNew.dll?iid=666764656b6b646a6e6d5ba3a494ac96a99aa7a296a7a03230303030323435